在不确定的时代,穿越危机,寻找教育的理性 | 一周精读
因为疫情,我们正在“孪生”一个“云上的中国”
来源 | 吴晓波频道《激荡 2020——疫情特别演讲》
作者 | 吴晓波(知名财经作家,“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上海交通大学、暨南大学 EMBA 课程教授)
经历新冠疫情检验,中国应该是被互联网改变得最为彻底的国家,尤其是举国隔离防控阶段,它所形成的智能化信息能力在一定意义拯救了全社会的运转。
在今天,我们早上睁开眼和晚上睡觉时,都永远无法离开的东西——社交、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物流、媒体资讯,缺少这其中任何一项,我们在今天的中国都是寸步难行,无法过上毫无阻碍的正常生活。
这意味着,过去二十年,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出现了物理化和信息化双重叠加的同步建设,在疫情的冲击下,在越紧急的情况下,它们所呈现出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越明显。换句话说,在这次疫情中,我们正在孪生出一个“云上的中国”。
所以一个月前,中国政府宣布推出的“新基建”加速计划,至少有这样 5 个系统值得我们关注:
第一,云服务应用平台;第二,“城市大脑”工程的建设;第三,全国联网系统正在加速重构;第四,5G 网络建设;第五,公共健康卫生系统。
因此,在产业被彻底重构的环境下,那些缺乏柔性能力的、无法自我迭代和不具备学习能力的职业就会“被消失”。
变化带来“重生”,所有的“重生”一定伴随恐惧,面对恐惧迎难而战的能力,就是人类进步的基本动力。
线上线下融合教育,
将是现代人学习的一种基本样态
来源 | 中小学管理《疫情下的冷思考:寻找更有意义的教育》
作者 | 叶翠微(海亮教育集团总校长,湘湖公学校长)
图源 | unsplash
2020 年新的学年,上亿学生涌入在线课堂,开展网络学习,这既是一场现象级的大挑战,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一次蝶变。如何面对这一被动选择的教育挑战?如何剖析慢慢步入常态的这一教育样态的新情况、新元素?如何回望我们习以为常的传统教育?如何展望“后疫情时代”的教育之路?
不管教育的场景在哪里,教育的样式怎么转变,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它的意义。“停课不停学”的意义首先在于建立相对有序的脱离学校和教师管理的教育秩序,但它最终还是要聚焦于人,聚焦于人的成长,因而需要寻找更有意义的教育。
未来已来,线上线下融合教育会是现代人学习的一种基本样态。但我们还是要回到教育的原点,把孩子当人,因为“人”才是教育的目的。我们要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方式打开海量的网络教育资源;我们要基于网络工具和人工智能,打造未来学习的新工具、新手段,使每一个学习者形成一种数据的思维、数据的表达,拥有数据的财富;我们要基于在线学习和“自决学习”,让学生奔走在不同学校之间、不同班级之间、不同社群之间,让他们更自主地建构最有效的学习。这或许只是后疫情时代中国基础教育的“哥德巴赫猜想”,但我相信它一定会慢慢实现。
在这个越发撕裂的时代,
为什么要鼓励孩子成为“世界公民”?
来源 | 探月学院《在这个越发撕裂的时代,为什么要鼓励孩子成为「世界公民」?》
作者 | 探月学院
伴随着人类历史的文明进程,越来越多的国家签订下各种不同的国际协议、公约、条约,都体现着这些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包括爱、和平、非暴力、公正、宽恕、容忍等普世价值观。
今天,面对现实的藤蔓,最为迫切的需求不是竖起一面保护的大墙,“各国应自扫门前雪”,而是应对全球紧密联系的现实,创造一个服务于所有人的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社会。
所以,世界公民教育在今天变得更加紧迫的重要原因。
如何提高青少年的全球公民意识?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主要有三个途径:知识,意愿和能力。知识意味着青少年获得有有关世界公民的基本信息;意愿是指承青少年承担世界公民责任的动机;能力是帮助青少年塑造全球公民意识最为重要的途径。只有当一个青少年的自身能力不断提高的时候,TA 才更有可能解决一些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并认识到自己对于这些社会问题行动的价值。
线上教育表现出的深层问题,
正是线下教育深层问题的翻版
来源 |“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后疫情时代,基础教育向何处去》
作者 | 叶澜(著名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图源 | unsplash
看当前的教育,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还需要做深度反思与变革。君不见,线下教育的问题,不会随翻转线上而自然消失。线上教育在这次疫战中表现出的深层问题,正是线下教育深层问题的翻版。
在这样短的时间里挑起了“停课不停学”的重担,边学边干,有力地推进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与发展。然而,有人因此而更坚定不移地断言:未来教育就是线上代替线下的教育,却值得大推敲。不要说当下并非如此,就是从长期趋势来看也是武断的。
生出这种结论的原因,不只在于仅持技术的眼光,更在于没有把握教育的内在规定性,把教育的功能局限于传递,尤其是知识、技能的传递。更狭者,则小到只见眼前的应试。
但是,要认清“教育之所是”,却并没有那么容易。要使认识转变为真正的、相对普遍的认同和日常的教育实践,则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更多的时间。
我并不认为自己已经明白了“教育之所是”,至少当今已明白:教育的全部丰富性和复杂性,在于它是以生存中、成长中的人之多方面的发展与完善为宗旨。它是以“人际交往”为原型发展出来的人类特定的社会活动。所以,教育不能缺失真实人生中的真实人际交往,包括师生和同龄人的交往;教育不能缺失真实的活动,包括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真实世界所开展的、有益于身心主动健康发展的各种活动。
教育之伟力远远不止于知识与技能的传递,而在于个体生命精神力量之成长;在于有更强大的内心,能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在于有更清醒的生命自觉,成为自己人生小船的船长,从航线的制订,到暗礁的绕过、风浪的战胜,都要自主、亲历。
一个人真正的成功,在于他能够与世界和解
来源 | 外滩教育《今天的教育双轨制,成了家庭资源投入的无底洞》
作者 | 渠敬东(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图源 | unsplash
现在的教育忽略了孩子的“健康”,让每个人时刻都处于竞争之中。然而,当每个人在每一刻都胜出的时候,已经差不多注定失败了。
我认为,教育要重回学生的健康。第一,身体的健康。第二,心理的健康。第三,精神的健康。
今天的教育有很强的竞争色彩,甚至可以说是彻底竞争化了。国家在国与国之间竞争的角度理解教育,学校在校与校之间竞争的角度理解教育,个人的教育更是陷入了全面的竞争状态。
我认为,真正的教育要回归单纯朴素的心。不要让孩子过早地进入成人的状态,用每时每刻的竞争和焦虑不安的心理来扼杀教育,扼杀我们的未来。
所以,要留住孩子们单纯朴素的心,让他有能力去喜欢他喜欢的事情、去追寻他所敬仰的人。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一个人真正的成功,在于他能够与世界和解,能够在前辈和后代之间,扩展出连续的生命,而不是每一次的竞争中,“赢”得只剩下孤家寡人,只剩下疲惫的身体和残破的心灵。
关于阅读的“四个思考”
来源 | 程红兵教育笔记《阅读之轻,阅读之重》
作者 | 程红兵(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图源 | unsplash
新冠肺炎的疫情还没有彻底好转,宅在家里是对抗瘟疫的有效方式,在家阅读就是一个很好的生活方式。
但阅读是有差异的,阅读的差异在于阅读是有轻重的。其中关键在于阅读前的思考、阅读过程中的思考、阅读后的思考。是否思考,这涉及人生观的问题;思考什么,这涉及价值观问题;怎么思考,这涉及思维方式问题。这就是阅读的轻重差异。
1)阅读前思考什么?首先就是思考读什么。不读经典不行,只读经典同样也不行。各个领域都随时代而发展,科学的进步日新月异,每个学科的发展都是空前的。这种情况下,如果漠视当下的学术理论、实践经验,与漠视经典问题一样严重。
2)阅读前也要思考此次阅读的目标。大凡在行业里有一定成就的人都在自己的领域里有比较多的重阅读,重阅读就需要在阅读之前设立一定的目标,阅读目标既和之前的选择有一定的联系,也与你作为阅读主体正在遭遇的问题有一定的关系。
3)阅读中的思考。阅读中的思考更多的是指思考读物的前提假设、思维逻辑,要思考清楚其逻辑结构、前提假设,不可避免地要进行背景还原,回到研究的土壤中去,如此才能理解其生长逻辑,读懂其生命状态。读懂了读物的逻辑,你才有资格去批判它。
4)阅读后的思考。要想读有收获,那就要考虑每一次阅读后的逻辑归纳整理,基于此,阅读后的思考更多的是结构化的思考。同时,逻辑整理之后的适时表达、适时使用,也是巩固阅读成果的主要方式,在表达和使用的过程中,阅读主体会因此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于是阅读的收获自然也就越大。
阅读之轻重,与读物载体形式无关,与经典与否也无关,与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的思考有关。
你怎样预言自己的未来,它就会怎样出现
来源 | 伯凡时间《你怎样预言自己的未来,它就会怎样出现》
作者 | 吴伯凡(著名学者,商业观察、评论家)
1954 年以前,在 4 分钟以内跑完 1 英里被认为是不可能的。当时的生理学家已经下了定论:人类跑完1英里的极限是 4 分钟。而跑手们的成绩也证明了专家们是对的,最好的成绩达到了 4 分 3 秒、4 分 2 秒,但没有跑手能够少于 4 分钟。
直到 Roger Bannister 出现,他说:“在 4 分钟内跑完是可能的,我要做给你们看。”当时他的最好成绩是 4 分 12 秒,因此并没有人把他的话当真。
但 Roger Bannister 坚持苦练,始终相信自己可以跑进 4 分钟。他一直失败,但却一直坚持突破自己的最好成绩。直到 1954 年 5 月 6 日,他用了 3 分 59 秒跑完 1 英里,完成了这个不可能的目标。
这个成绩轰动一时,瞬间登上全世界的头版头条。在他跑进 4 分钟的六周后,澳大利亚跑手 John Landy 跑到了 3 分 57.9 秒;之后的第二年,共 37 名跑手在 4 分钟内跑完 1 英里;第三年,超过 300 名跑手突破了 4 分钟极限。
这是为什么呢,是运动员们更加努力的训练?还是他们有了更好的鞋子?都不是,是人们心中的信念使然。之前由于生理学家和科学家提出的 4 分钟极限,给每个运动员心中都设定了不可能跑进 4 分钟的心理界限,而每当他们可以拼一拼跑进 4 分钟内时,潜意识就开始限制他们:这是不可能的,已经到速度极限了,就保持这个速度冲向终点吧。
而 Roger Bannister 用意志攻破了心理上的界限,并通过现实的成绩改变了大多数人心中对于自己成绩的预期。此后更多的人开始相信自己能跑进 4 分钟。
我们最终表现的多好或多糟,往往由一开始的心态所决定。当我们对未来抱持着积极的心态时,在不断的正向循环后,积极的现实通常就会出现在我们面前。
责编 | 三石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